新手想要學 3D 建模,應該從哪些方面入門?
你是不是也聽說過「3D建模很難」?看到別人用模型在電腦裡飛來飛去、管線設計又快又準,你卻不知道從哪開始學?其實,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向,學會3D建模一點都不難!
尤其是當你已經接觸工程設計、空間規劃或施工現場,那更應該從以下這幾個「實用面」切入,直接對接工作需求,學得快、用得上!
一、從「實務需求」開始理解 3D 建模
別急著學軟體功能或畫模型,第一步要理解的是:為什麼需要3D建模?
過去我們都靠平面圖、2D CAD 畫施工圖,但這樣容易發生什麼事?
✔ 現場空間不符、配管干涉、施工誤差大、重工費時又費錢。
而 3D 建模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,尤其是搭配 3D掃描與逆向工程,讓你直接還原現場,擺脫圖面不足或現場誤差的痛點。
二、理解「建模流程」怎麼走
以下是最常見的建模入門流程:
3D掃描現場 → 獲得點雲資料
從點雲建立模型 → 建構出結構、配管、設備等立體模型
匯出與應用 → 輸出圖資給設計部門或施工單位,進行配管設計或圖資更新
這個過程其實就是逆向工程的核心,也是在現場改建、擴建、或老廠房改裝時最常見的做法。
三、從小場域開始練習
你可以從以下這些常見應用場景開始觀察與學習:
醫療室或電控區的空間建模
石化廠、電子廠的舊設備區域掃描與建模
小型配管工程(如空調管、水管等)的避障設計模擬
小場域建模能快速上手,又能學會避障、測距、出圖等核心技能。
四、練習常見輸出成果
建模只是開始,重要的是模型輸出的應用能力:
輸出配管立面、平面圖
建立圖資更新用的剖面圖
模型檢查是否有碰撞、違規管徑或迴避空間不足
這些才是設計師與工程師最常實際操作的部分!
五、學會判讀點雲與模型結構
點雲並不是圖,也不是模型,但它是建立 3D 模型最精準的基礎。你需要知道:
哪些點雲是 Well Structured(結構清晰)
怎麼根據點雲決定建模順序與邏輯
如何避免「建錯位置」「誤差擴大」這些新手常見錯誤
這部分在老廠區與複雜場域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