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院圖資落差大?逆向工程幫你現場還原重建模型
你是否也遇過這種情況——手上拿的是陳年圖資,卻對不上眼前醫院裡的管線配置?臨床空間早已經歷過多次改造,但原始圖紙從未更新;一旦要規劃醫療設備升級或空間調整,就像是在一片資訊霧裡開車。這不只是設計師的惡夢,更是施工安全的潛在風險。
❓為什麼醫療場域的圖資落差這麼常見?
醫院建築內的系統錯綜複雜:氣體管線、消防、電力、空調、通訊……而且每年都可能因應需求微調位置或新增設備,但往往沒有人手也沒有制度去同步更新圖資。這就造成了圖紙與實況長年脫節的「資訊斷層」。
✅ 解決辦法:用逆向工程技術快速還原現場
逆向工程結合 3D雷射掃描、點雲處理與3D建模,可以迅速取得現場高精度數位化資料。不需拆牆挖地、不需中斷醫療運作,只需幾天掃描、建模,就能產出完整、可視化的建築/設備現況模型。
透過這些模型,我們不只能「看到」實況,更能在虛擬環境中規劃未來設計、避錯預演、甚至模擬管線繞行與設備配置。
🔧 應用場景
醫療空間改建(如加開手術室、更新設備)
專科病房配置調整
消防與氣體管線系統重新規劃
手術室無塵區避障規劃
天花板內部配管整併與排除干涉
🚀 工程效益不只一點點
使用逆向工程與3D建模後,我們合作的醫療單位在設計變更溝通上節省約50%的時間,出圖準確率大幅提升,也降低了現場返工機率。更重要的是,它建立了可延續維護的數位資產,讓之後的任何改建工程都有依可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