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廠房改裝卡卡的?先掃描建立點雲,設計才能精準下手
走進一間使用了二十多年的老廠房,你會發現事情不像圖面上那麼簡單。
管線經過多次改動,設備位置早已變更,原始圖資根本不堪使用,但設計圖還是得畫,施工還是得進行──這,就是老廠房改裝時最常遇到的困境。
很多設計師或業主,試圖用舊圖硬改裝,結果現場一勘查:「欸?這根管怎麼卡在通道正中央?」「這台設備角度根本不對!」
這些錯誤,不但拖延工期,更造成成本損失。而點雲掃描與3D建模技術,正是破解這種『設計卡關』的關鍵武器。
點雲技術怎麼解老廠改裝的痛點?
我們曾遇過一家石化廠的空壓管線改造工程。原本業主提供了舊有平面圖,但設計人員套圖進行建模時發現,管線實際位置與圖面根本對不起來,而現場又因為空間狹小、施工受限,沒辦法單靠傳統丈量去補正圖面。
這時,我們建議先用高解析度雷射掃描,快速取得現場點雲資料。僅花了兩天時間,就完整建立了原空間的數位立體模型,搭配我們的建模與套色流程,把所有關鍵結構(如管線、設備、牆面、支架)都清楚呈現。
設計團隊得以在模型上直接規劃新管路、模擬安裝、調整角度,甚至模擬維修動線是否足夠。從「靠印象畫」變成「依現況設計」,效率提升、錯誤降低,原本三週設計期縮短到一週完成。
老廠房改裝,不能再靠運氣
老廠多半有以下問題:
原始圖面過舊或遺失
現場佈置混亂,動線不清
設備經多次更換、增加,無更新圖資
空間結構複雜,丈量困難
若仍堅持用傳統手法規劃,設計圖再漂亮,到現場也不一定裝得下。點雲建模的價值,就是**「掃描現場 → 整合成模型 → 精準設計」**,讓每一個改裝動作都心中有數、圖上有依據。
有了點雲,後續工程也更輕鬆
不只前期設計,點雲資料也能應用於施工監工、施工圖套疊檢查,甚至未來維修與再次改造。不需重掃、不需再度丈量,資料可以重複使用、持續維護,真正達到降低長期成本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