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新人該怎麼看懂3D建模圖?其實比你想的還簡單!
第一次打開3D建模圖,是不是像進入外星人語言世界?滿滿的線條、色塊、管路、交錯結構,每一個角度都藏著你看不懂的東西。別擔心,你不是一個人。幾乎所有剛踏入設計領域的新手,都曾在這張圖前懷疑人生。
但其實,3D建模圖是現場最可靠的視覺工具,它不像平面圖那樣「靠想像」,而是直接還原現場、重現每個配管、結構的真實距離與位置。本文就帶你用設計新人的角度,一步步學會如何「看懂」3D建模圖!
🧭 3D建模圖是怎麼來的?
先搞懂一件事:這些建模圖不是隨手畫的。它們背後的資料來自現場的3D掃描,透過雷射掃描技術取得點雲,再進行逆向工程建模,將原始資料還原為可操作、可分析的模型。也就是說,這張圖,是現場的數位雙胞胎!
🔍 設計新手最容易忽略的 3D 圖細節:
1. 紅色管子和藍色結構有什麼關係?
配色常用來區分管種與功能,例如紅色為消防、藍色為冷媒或水管。只要記得先看圖例,搭配設計軟體中的圖層資訊,很快就能理解這些元素代表什麼。
2. 哪邊是牆?哪邊是機台?
在逆向工程建模中,會將牆面、設備、鋼構等依照分類建模。有些圖會標註設備編號、ID,搭配3D瀏覽工具或INTERIORS等平台,還能查詢物件屬性。
3. 為什麼角度這麼難切?
因為你還沒學會「剖視」。透過剖切視圖,可以將視線穿透模型,清楚看到內部配管、設備連接,這是現場避障與施工模擬最常用的技巧。
✨ 看懂3D建模圖帶來的設計價值:
準確對位,提升配管精度
圖資更新即時,同步施工現況
提前模擬施工,避免錯誤發生
可與多方人員(監工、施工)共用設計視角
✅ 教學小技巧:新手應該怎麼練習?
從一個物件看起:例如選一台空調機,追蹤它的進出水管,看它如何走線、避障、與牆面關係。
配合舊圖比對:若有原始2D圖或P&ID圖面,比對學習差異。
使用互動式建模平台:如INTERIORS系統,可以讓你點擊物件直接查詢資訊。
搭配施工實拍照一起看:幫助你將建模圖與實際空間連結。
📌 結語
看懂3D建模圖,不只是設計技能,更是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。尤其對於有配管、設備、結構密集的空間(像是老舊工廠、醫療空間、電子廠),3D建模是設計人員與工程師間的共通語言。從今天起,別再把建模圖當作怪獸,它才是你最可靠的設計助手!